③能源扶贫,尤其是光伏扶贫。第一,能源扶贫是五年内农村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能源是制约农村地区致富的因素之一,产业的发展需要能源支撑。第二,201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通过建设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等,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第三,光伏产业在2009年前后经历了一轮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已出现产能过剩,通过光伏扶贫开拓农村市场,也是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措施之一。
④乡村旅游。国家层面加强对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11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⑤农村金融。第一,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发展。但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有效信用评级机制、农民与金融机构缺乏信用积累等原因,使得农村金融发展缓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农村家庭的正轨信贷可得性约为27.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5%,而农村民间借贷参与率高达43.8%。第二,政策扶持农村金融,如央行对涉农贷款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与城商行实行定向降准与额外降准、财政部注资农发行。第三,目前涉足农村金融的机构较少,以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农发行、邮储银行、各农村商业银行为主。在大量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前,金融机构若能做好理论研究与实践调研、完善风险定价机制、做好风控工作,则有望分得农村金融的一杯羹。
2、相关市场主题:
①农业(农业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3.83%);
②能源(能源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下跌14.42%);
③旅游(餐饮旅游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35.69%)。
六、人口老龄化
按照国际老龄化的界定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10%),我国于1999年即进入了老龄化。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对经济与社会的负面冲击也愈发明显:一方面因劳动人口比例减少,人口红利不再甚至变成累赘,中国未富先老;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需求结构变化,根据美日经验,房地产进入长周期下行通道,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失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