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32年1000个状元无一成顶尖人才
精华发表在 晒机评测 2011/7/7 8:08:48 来自PC复制链接手机看帖
2821 0
恢复高考制度已经32个年头了,这32年里,每年都要产生许多高考状元。
6月23日。全国很多地方的高考查分系统陆续开放,一些地方的高考分数线也公布出来。随即亮相的,则是一些地方的高考状元,他们畅谈成功秘笈,上演励志演说。一时间,分数线上下,人生两重天。
高考分数线制造出一道幸福分水岭,已经是一种常态现象。多年来,我和大家都一样,始终对大学很迷信,觉得那是心中的美好圣殿,笃信那是人生最重要的平台。高考成绩出来那一刻,无数年轻人身上被贴上了英雄与草包的身份标签。线上的兴奋与线下的苦痛,让生活突起波澜。殊不知,多年以后再看那一刻的喜剧与悲剧,很可能觉得都是闹剧。
时代车轮的前行,将早已陈旧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远远甩在后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狭隘与逼仄的文化思维,在这个多元价值的时代,很多时候真应该被当成笑话。在一个强调公民独立自主意识的现代社会,守着封建科举时代旧式的“状元思维”,本身就是很可悲的事。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样意识流毒,原本就不适合这个讲求开放与独立的时代土壤。对于年轻人来说,在体制外照样“成就自我”的李娜(专题),要比那些所谓的状元更配得上做青春偶像。 媒体曾公布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在1977年至2008年这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绩远远低于社会预期……这或许应该给那些所谓的高考失利者一点启示,那就是不必在“分数论英雄”的误导下自怨自艾,丧失对美好未来的信心。本来,现代教育应该强调人文关怀与人本精神,注重对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品质的塑造,而不是要把人制造成“分数的囚徒”。所以,别让高考分数线制造出人生幸福的分水岭。
一个真正让每个公民都能成就自己的社会,才能提供最美好的生活,才会真正前途无量。高考成绩的公布,绝不意味着那是树起一块通往天堂或地狱的界碑。对于每个经历高考的人们来说,不管你在分数线之上还是之下,关键要笃信,你一定可以找到“成就自己”的独立路径。于是,现在,面对那些状元们神情飞扬侃侃而谈,就不会觉得那他们身上附上了永远的人生光环;同样,面对尴尬失意的高考成绩,也就不会觉得自己人生从此就中了“黑暗时代”的魔咒。 其实,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所有的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但是又没有任何办法,也不存在可以任何商榷的余地。高分,不一定高能;学校要为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这个接班人,有没有创造性无关紧要,他一定要听话,一定要顺从,一定能揣摩上司的心思,一定要忠于组织。
建立社会对人才的正确评估体系,这本身也是高考改革的责任,也是我国社会走向成熟理性的必然选择。在越来越强调公民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今天,我们能反思32年来,无数高考状元的诞生,却没有一个真正的人才。
许多孩子,一出国立刻事业有成,这不恰恰说明了为什么吗。